
籃球資訊10月21日宣 余嘉豪近日接受了體壇周報的采訪,談到了多個話題,其中他談到了西班牙聯(lián)賽的吹罰、自己的收獲以及未來規(guī)劃。
原文如下:
體壇:感覺在這邊訓練和國內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
余嘉豪:我覺得有很多不同,不論是訓練強度還是對訓練內容的把控都很不一樣,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,他們訓練時都全身心投入其中,因為我們每次訓練都會針對下一場的對手,所以我感覺對于訓練的投入程度很不同。隊友們和教練都會在場邊互相呼應,去相互激勵,完成好每一次訓練。
體壇:教練組對你是否有特別的指導或要求?他們最看重你哪些方面的能力?
余嘉豪:就像教練說的,這一階段主要還是讓我適應這邊的比賽強度,比如身體對抗和場上的一些節(jié)奏,我覺得教練對我也有清晰的定位,當我適應強度之后,就會給我布置不同的戰(zhàn)術,以及給我更多發(fā)揮空間。
體壇:你曾提到,之后如果回畢爾巴鄂,需要和來自美國、南美等地的球員競爭僅有的兩個非歐盟名額,這種競爭環(huán)境帶給你怎樣的壓力與動力?
余嘉豪:我覺得壓力和動力是互相存在的,因為有壓力才會讓我有動力去提升和進步。我感覺人總要保持饑餓感,始終讓自己處在充滿競爭的環(huán)境中,每天都在生活和訓練中提醒自己變得更好。因為在這種競爭力強的環(huán)境里,你如果不努力就會被淘汰。
體壇:你覺得自己加盟歐洲聯(lián)賽后,在籃球觀念上最大的轉變是什么?
余嘉豪:比賽只有這點時間,但里面涵蓋了很多的內容,我覺得在這邊能感受到的就是哪怕你沒有拿球,或者你不是場上焦點的時候,你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去做,哪怕最后沒有為球隊得分,或者防下對手的進攻,但其實每個過程都是無法去省略的。
體壇:你覺得在這邊裁判的吹罰尺度與國內有何不同?適應起來困難嗎?
余嘉豪:我覺得還可以,因為這邊的裁判和國際賽場要更貼合一些,這邊的裁判更多會鼓勵你的有球和無球身體對抗,他們對于你非法使用手的接觸抓得比較嚴,比如推一下或者拉拽一下,他們就會抓得比較嚴格。
體壇:你覺得自己在西班牙的這幾場比賽最大的收獲是什么?下一步你希望在個人技術上實現(xiàn)哪些突破?
余嘉豪:我感覺這幾場比賽后自己對于這邊的比賽節(jié)奏適應了很多,因為籃球可能不是一個人的運動,我們全隊還是需要去建立起更好的化學反應,這是我們接下來的比賽需要做的。我個人一開始在進攻方面可能沒有太多戲份,教練也希望我先從基礎做起,我也希望自己更加適應之后,能在攻防兩端都給球隊更多幫助。
體壇:你希望自己在歐洲的歷練未來能為國家隊帶來怎樣的幫助?
余嘉豪:首先就是希望能在這邊學到更貼近國際賽場的比賽風格,也希望把這邊更加先進的籃球理念帶回到國家隊,希望能夠和隊友們一起讓我們的國家隊能夠進一步提高。
體壇:你的長遠職業(yè)規(guī)劃是什么?是希望長期在歐洲發(fā)展,還是有其他打算?
余嘉豪:我覺得肯定是從提高自己的角度來看,無論是在歐洲聯(lián)賽,還是在其他的水平比較高的聯(lián)賽,都希望能夠讓自己去學習,去提高。
體壇:這次來西班牙,你的父親余樂平給了你什么建議?他也是中國籃球的名宿。
余嘉豪:在我出來之前我和他交流得比較多,因為他覺得他所處的時代的籃球和現(xiàn)在的籃球其實區(qū)別很大,他也是一個看得比較長遠的人,沒有給我很多當下打籃球的建議,但更多給了我人生道路上的建議,希望我在這邊無論是打得好還是不好,都能學習到東西,無論是技戰(zhàn)術還是一些生活上的細節(jié),還有一些很細致的東西,比如教練怎樣指導隊員,還有整體氛圍是怎樣讓團隊越變越好的,這些都是他希望我學習的地方,也希望我未來能夠靠這些學習到的東西幫助中國籃球發(fā)展。